移动端

  • 题王微信公众号

    题王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题王网”真题密题、最新资讯、考试攻略、轻松拿下考试

多选题

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

发布日期:2020-04-11

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
A

携带管制刀具

B

强行向他人所要财物

C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产

D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试题解析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英文:Juvenile delinquency,又称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各国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大部分国家地区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有特别规定,但部分地区如香港则规定在未成年人若触犯严重罪行(如谋杀等)将需以普通法律作规范,与成年人看齐。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022年2月2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检察机关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救助,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21年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6万人。

中文名
未成年人犯罪
定义
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
《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外文名
Juvenile delinquency
又称
青少年犯罪

预防

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

中文名
预防
拼音
yù fáng
出处
南朝宋
外文名
prevent
注音
ㄧㄩˋ ㄈㄤˊ

监护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时的监护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家族的利益,由最有希望继承财产的人充当监护人,以监督被监护人,防止他们因缺乏自制、判断能力而致财产浪费和倾家荡产。以后,监护制度由保护监护人的观念发展为保护被监护人的观念,监护职务虽然有权利的内容,但更主要的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义务。中国的监护制度分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两种情况,设定监护人主要有法定和指定两种形式。

中文名
监护
特征1
无民事行为能力
特征3
不能由
外文名
Custody
特征2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题王网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扫码关注题王,更多免费功能准备上线!

此试题出现在

CMS专题

CMS专题

去刷题
热门试题热门资讯 相关试题

暂无相关推荐~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享有()、()、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教育权,国家、社会、...

未成年人享有()、()、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教育权,国家、社会、...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应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使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优先保护。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经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允许他人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未成年人有权取得适当的报酬。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应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使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优先保护。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