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 题王微信公众号

    题王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题王网”真题密题、最新资讯、考试攻略、轻松拿下考试

单选题

对于子宫肌瘤病理学表现,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

发布日期:2020-08-20

对于子宫肌瘤病理学表现,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
A

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增大,使子宫外形不规则,易形成蒂,常引起子宫收缩

B

镜检肌瘤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交织组成,漩涡状排列,间有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C

肌瘤为表面光滑的实性球形结节,外被包膜,易于剥出

D

浆膜下肌瘤突起于子宫表面,由肌瘤包膜及子宫浆膜层覆盖,蒂部可扭转或断裂,形成游离性肌瘤

E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指单一类型的多个肌瘤发生在同一子宫

标签: "暂无标签"

题王网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扫码关注题王,更多免费功能准备上线!

此试题出现在

医学高级妇产科

妇产科(医学高级)

去刷题
热门试题热门资讯 相关试题

“陕西故宫”是指(  )。

在高科技时代强调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医学高新技术()

道岔除()时外,均须保持定位。

在下列节俗活动中,与清明节无关的是()。

患儿3岁。发热呕吐16d,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不能闭合,心肺腹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蛋白0.8g/L,糖2.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L。多核45%,单核55%。 诊断应首先考虑的是()

(三十九)  【给定资料】  碘盐防辐射的说法从何而来?一则谬论如何能够扰乱民心?联系非典时期曾“红透了”的板蓝根,甲流时的抢蒜,不难看出类似谣言往往不乏传播的心理认知基础。事实上,对于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我国公众充满了担忧,至于如何防护核辐射,大家又十分无知。无知带来恐惧,恐惧导致人心惶惶;正因为人心惶惶,传言才有了市场。针对碘盐是否能够防辐射这一问题,卫生部门已给出明确解释:食用碘盐预防辐射并不科学。而就在不久前,一些市场却是“一盐难求”,甚至连酱油、海带等也被卷入抢购潮。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H认为,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是造成这次非理性抢购的原因所在。从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到抢盐的过程中,公众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一哄而上,储备所谓的安全盐。中国疾控中心去年曾发布《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对核污染的防护常识作了详细阐释,但熟知“要点”的人很有限,了解相关内容的人更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Z对记者说,当前科学知识的宣传缺乏动力,通俗性科普宣传明显不足,一些百姓容易被误导,这两年出现的刘太医、张悟本等所谓“神医”让人趋之若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听信谣言折射出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科学判断力的欠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Y表示,“这种欠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突出,却容易成为重大公共事件的导火索和放大器。‘抢盐’风潮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同时,还有有识人士指出,危险本身就是机遇,政府应当及时抓住这一机会,大力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唯有如此,当再次遇到此类事情时,大家才能冷静面对,采取恰当措施。  【问题】  “给定材料”写道:“碘盐防辐射的说法从何而来?一则谬论如何能够扰乱民心?联系非典时期曾‘红透了’的板蓝根,甲流时的抢蒜,不难看出类似谣言往往不乏传播的心理认知基础。”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对民众抢盐行为的看法。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网点回复客户投诉可采取()等多种方式。

我国预防自杀的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共同特点是()

瘀毒入血证黄热病的方药为()

女,26岁,G1P0,孕40周,下腹阵痛6小时入院,胎方位LOA,肛门检查: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2cm,行胎心监护。此时进行的胎心监护类型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