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 题王微信公众号

    题王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题王网”真题密题、最新资讯、考试攻略、轻松拿下考试

教师公考类 | 军转干部

问答题 (十六)  【给定资料】  资料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经典论述和故事,《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之矣”,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司马迁《史记》中的《商君列传》讲了一个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接下来的商鞅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在此后的几年中,秦国在商鞅变法中日渐强大。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发生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士们匆匆赶到,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诸侯们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杀而身死国亡,褒姒也被俘虏。  资料2  儒家把“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地位十分重要。《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相传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烧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不随母亲去了。曾子的妻子赶集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正准备杀猪,她赶快制止曾子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你怎么当真了?”曾子严肃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长大后他会成为怎样的人?以后你再讲什么话,孩子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就不会再相信你了。”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于是协助曾子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书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简,说好是今天还的,再晚也得还人家。  资料3  契约,英文为contract,中文又译为合同,英国著名法学家梅英考察了契约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契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契约关系在古代就存在。在古巴比伦王国,由于商业比较发达,就产生了规范契约关系的法律条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事关系、民事关系的发展,因而买卖契约、租赁契约、雇用契约、借贷契约、保管契约、合伙契约等契约关系也形成和发展起来,契约法律约束观念基本形成。近代,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统治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契约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契约经济,无论是商事、民事还是政事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契约关系。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世贸组织的建立使契约关系、契约思想进一步向全球扩展。有学者提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规则。在制度环境中,宪法、产权制度和契约是正式的制度,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等则为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不仅是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同样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  在美国,一个农场主五岁的儿子不幸身亡。农场主十分伤心,为了纪念儿子,在庄内垒了一个小坟冢。几年后,家道中落,他不得不转卖庄园,但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他儿子的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买主答应农场主的要求,并写入了契约。时光流逝,墓地上野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土地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名字已无从查考,但是,孩子的墓依然完好无损。后来,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美国第18届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当地政府依旧遵守契约,保留了孩子的坟墓,格兰特将军就安葬在小孩坟墓的旁边。一份普通的契约能够维持两百多年,不能不让人感叹。  每个人都有买票乘车的经历。乘客检票进了车厢后,就与客运公司建立了契约关系:司机有责任把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一块数公斤重的铁片击碎正在以每小时90公里行驶的大巴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击中他的腹部。吴斌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跳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并且嘱咐:“别乱跑,注意安全。”最终,24名乘客无一受伤。6月1日凌晨,吴斌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吴斌受伤后靠惊人的毅力完成安全停车的76秒视频在网络上热传,他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整个中国,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最美司机”用生命履行了契约:安全行车,保障乘客乘车安全。  资料4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在杭州秀丽的吴山背麓,坐落着气宇轩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一手创办的胡庆余堂。是什么让胡庆余堂历经三个世纪成就百年老店?是“戒欺”“真不二价”等经商理念在撑门立户。胡庆余堂的门楼上至今还悬挂着创始人胡雪岩亲笔所题的“戒欺”匾额,国药号大厅至今还悬挂着“真不二价”的横匾。在胡庆余堂的天井里有只大铜鼎,当时设立大铜鼎的用途是,如果有顾客因其一味药质量不好,要求退换,循店规验证属实,当班伙计就会把整包药扔入鼎内毁弃。一直以来,那只大铜鼎是胡庆余堂人心中质量至上的一根鞭子、一杆秤。  1947年,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厂做推销员,因为他勤劳、创新和业绩突出,很快就当上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成为总经理。1950年,22岁的李嘉诚用省吃俭用积下的7000美金创立了长江塑胶厂。塑胶厂蒸蒸日上,生产迅猛发展,这刺激了李嘉诚年轻气盛、急于求成的弱点,造成他一味追求产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品质。因此,创业不久,长江塑胶厂遭到重大挫折,客户要求退货,银行催讨贷款。李嘉诚深为自己的盲目冒进痛心疾首,痛定思痛,他决定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李嘉诚的第一招是“负荆拜访”员工、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请求原谅,并保证放宽的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第二招是立即将库满为患的积压产品分门别类,选好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使资金得以较快回笼,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解决燃眉之急。第三招是利用缓冲的喘息机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新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到1955年,长江塑胶厂出现转机。正是这次反向的动力,使李嘉诚由一个余勇可贾、稳重不足的小业主,迅速蜕变为一个成熟的商人,形成了李嘉诚的生意经:做生意要以诚待人,不能投机取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  资料5  刘洪安,今年32岁,身高1.8米,由于患有风湿病,背有些驼。从2009年开始,每天早上,刘洪安都准时出现在保定市高开区银杏路,在他的早点摊前炸油条、卖豆腐脑。2012年春节过后,刘洪安在油条摊上贴了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炸油条的时候,他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复炸油,为此每天要倒掉十几元钱的剩油。为了让顾客监督,他还挂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标语,并贴出验证方法,提供“验油勺”,谁有疑问,可随时验证。这件事在网上迅速引发围观,网友对刘洪安的做法大加赞赏,亲切地称其为“油条哥”,刘洪安成了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还上了央视,一时成了社会名人。2012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岔口安全论坛上,刘洪安的发言受到热捧,他说:“我没那么高尚,无非就是三点:从正规油料、原材料公司购买原料;保证每天都用新油炸油条;废油倒进专业回收桶里。我做的只是一件普通正常的小事,那就是用良心经营。”  最初,刘洪安也担心“用好油会增加成本”,但现在,他的小摊最多时三四十个人同时排队,盈利也比原来多了1/4。他的油条被誉为“良心油条”,一位老人说:“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来买‘良心油条’,不仅是为了品尝油条,更是为了支持‘良心’。”  某大学2010级会计班31名同学和2011级ACCA班(全球国际会计师项目班)的101名同学走进考场参加会计英语考试,考场门口,一张红色的会计学院关于“会计不做假账,从考试不作弊开始”的倡议书贴在醒目的位置。和其它考场不同的是,他们的考场没有监考老师,但如果发现任何一名学生作弊,整个考场的学生都将被取消成绩,所以他们参加的不单是英语的考试,更是诚信的考试。考试开始后,考场静悄悄,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开性,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经过的路人,都可以对考场进行巡考,从教室后窗往里看,考生们都在埋头答题,没有交头接耳和偷看抄书的动作。考试结束后,有同学说,氛围很轻松像在做作业,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还有同学说,老师信任我们,我们也不能辜负他们,正是有了老师们的信任,才更要杜绝作弊,用自己的能力完成考试。学院的老师说,学风建设是目前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会计学院围绕学风建设,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操守培养,大力倡导在考试中实行“免监考”,推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会计职业道德。学院老师还介绍,会计学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免监考”试点,到2011年为止,共有35个班级的1500余人主动申请参加“免监考”,至今没有一人作弊,以实际行动兑现“诚信比成绩重要,做人比做账重要”的承诺。  【问题】  “给定资料”中有句话:“非正式制度不仅是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同样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请结合“资料1~5”,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理解准确,有深度;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500字。

问答题 (十七)  【给定资料】  虽然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全免,但家长们仍要面对名目繁多的“费”,如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等。教育支出因此成为多数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  2012年,简女士的女儿考上荆州一所省示范高中的三限生,2万多元的择校费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大开支。为了鼓励女儿上进,简女士想出了记账的法子。择校费、学费、住宿及每月生活费、各类学习用品,女儿花的每一笔钱,简女士都一一记录在账本上。女儿上高中半年,各类支出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3.5万元。每次,简女士总是当着女儿的面记账,并随口说,“现在给你花的,将来都要还给我”,女儿每次都默不作声。考试失利后,女儿将自己反锁在寝室里大哭大叫:“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欠妈妈的钱还不了又怎么办?”简女士没想到,原本想勉励孩子勤奋读书的记账法,却适得其反,让女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母女矛盾激化。  简女士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家长坦承也曾给孩子记过账。家长们反映,现在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越来越重,为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家长承受的压力不比孩子小。  心理咨询师尹邓安教授说:“应试教育制度是导致这类问题的根源。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上好大学、出人头地,为此付出再多也值。”  应试制度下,成绩成为家长关注的唯一问题,随着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高投入高回报”等功利性的教育观念就越来越深入人心,孩子负担增大的同时,家庭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基础性教育支出平均仅占家庭教育总支出的19.8%,这也就是说,城市家庭的教育支出大多数花在了课外辅导、择校等方面。因而城市家庭的课外培训或辅导、买学区房、择校等选择性教育支出与扩展性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负担。父母又将这一负担转嫁到子女头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当下的教育方式陷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  【问题】  “给定资料”画线部分写道:“父母又将这一负担转嫁到子女头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当下的教育方式陷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请解释“恶性循环”的含义,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问答题 (十一)  【给定资料】  资料1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小悦悦身上再次开了过去,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直到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10月20日上午,陈贤妹获得佛山市南海区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分别给予的5000元和2万元的奖励。陈贤妹一开始表示拒绝这些物质奖励,但又担心不收钱背后又有人议论自己“装清高”。最后,在众人的安慰和劝说下,陈贤妹收下了这笔钱。在奖励仪式上,记者抓拍了一张陈贤妹的照片,陈贤妹看钱的眼神,是路人看小悦悦的眼神。  资料2  2010年12月15日下午1点多,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地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他拨打120,救护车赶来抢救半个小时后,宣布其父死亡。  益田村保安部负责人解释,不是他们冷漠,只是害怕承担责任,确实不敢前去搀扶,如果保安触碰了老人,老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就说不清楚了。当时他们没有拨打120,但是有保安亲自跑到派出所叫警察。  2010年12月26日,杭州,61岁老太坠河,很多人目睹事故发生,72岁的老大爷朱阿毛以为救人轮不上自己,但等了3分钟,桥边聚集了近百人,却没人现身救人,“再不救就来不及了!”  资料3  救与不救,发人深省。“此前有法官判决搀扶老人过马路的大学生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当时就有人预言:以后谁还会再去搀扶受伤的路人?”律师拜金良一针见血地说,最近一再发生路人受伤、倒地无人搀扶事件,就是这种预言的真实表现。有评论认为,“彭宇案”确实起到了一个标杆性的负面效应,让很多场合下一些本想伸出援手者退缩,但如果把所有冷血的举动及其意识深处“不要惹事”的心理暗示,均归咎于一个糊涂法官的判例,无疑夸大了个案的影响力。  知名时评员司马春秋表示,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其实并不值得批判。“这么多人都这样,恰恰说明这是一个社会现状。把板子打在这18个人身上,会掩盖对这件事更深入的反思。”司马春秋直指,此类事件根源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要杜绝这类事件,关键在于从政府层面给予保障,“交强险里有一项,是交通救助基金,但一直没有很好地启用。”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博士则认为,根源在于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精神。知名律师朱永平提出,像见义勇为、见死不救等“道德立法”,都需要谨慎,“除了警察、医生有法定的义务救人,别的人都不算救护义务的特定主体。见死不救入罪现在还不成熟,可能会扩大打击面,得不到实际执行”。  资料4  美国有两项法律是要求和鼓励人们助人为乐的,分别是《救援责任法》和《善行法案》。  《救援责任法》规定了特殊关系人之间的责任,比如消防人员、急救人员有责任救助危境中的公众,配偶之间互相救援,父母子女之间的救援,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州将此法律延伸到普通百姓,任何人都需要对求助的陌生人予以协助。  《善行法案》保护的是施救人员,如果施救人员在帮助他人时造成意外伤害,可以免除法律诉讼。  明尼苏达州将“见危不救罪”列入刑法典,如果在现场而不给予合理的协助,以犯罪论处。在佛蒙特州也会被处以100美元的罚款。  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原则上即使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形,也不要轻易动手。一些州规定,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  美国法律要求成年前必须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幼儿教育的三分之一是儿童对危险的认知和规避。  美国还有一条专门法律《好撒玛利亚人法》,是为好人做好事量身定造,避免其惹麻烦上身。好撒玛利亚人意为好心人、见义勇为者。  对于见义勇为,新加坡法律则完全站在保护施救者权益的立场上。惩罚机制规定,被援助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该规定实施以来,新加坡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公民在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时也免去了顾虑和担忧。  资料5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说: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的形成,盖因缺乏人权之保障也。蝼蚁尚且偷生避死,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哉。  “不少人认为做好人难,因为做好事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好人不但没有法律保障反而会被惹祸上身。于是,不想做好事的人继续冷漠,不敢做好事的人心安理得,想做好事的人考虑后果,敢做好事的人则凤毛麟角。”广东省人大代表刘伟全认为,这些挫折都折射了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信任缺失、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现实。  刘伟全认为,公民道德建设要落在制度的保障上,法律制度、信用制度等必须为做好事、做好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恶”者严厉惩罚;国家要制定道德奖惩制度,设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提倡正义、鼓励正义、严惩恶行,尤其是对见死不救的,先以教育为主,恶劣的不仅要罚款还要入狱。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中国好人网创办人谈方教授认为,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用立法来惩罚见死不救有必要。但他认为,当务之急不是立法,而是要守法和执法。“特别是严格执法,从搀扶老人的彭宇案等可以看出,往往不是无法可依,而是不守法、有法不依,公平正义这个最后的屏障没有守住,让好人寒心。”法律上“谁主张谁举证”,但有些执法人员却没有坚守原则甚至不作为。“恶人冤枉好人,把好人挤到悬崖边去了,好人被迫举出证据证明自己清白,对反咬一口的恶人却没有追究责任。”我国现有法律中,本来就有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敲诈勒索罪、侵害名誉权等条款,他建议要对事件中的恶人追究相关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使其不敢再诬陷、敲诈好人,做好人的风险也就自然地化解了。  资料6  如果你独自在一间屋子里,似乎闻到好像有什么东西烧焦了,然后看到从门缝里飘过来一缕缕黑烟。你会怎么办?有人立刻会说快跑啊,打119啊……那么,如果你在一间大报告厅里,里面坐满了人,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可是其他人泰然自若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又会怎么做呢?你得先东张西望犹豫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鼻子和眼睛出了问题,可能还得再掐自己一下,确定不是在做梦。  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上面就是John Darley和Bibb Latane在1968年前后做的一系列实验之一。那些“泰然自若”的人都是他们的托儿。他们发现在场的托儿越多,被试者反应越慢。类似的实验他们还做了好几个,比如让一个被试者和其他人通过电话交谈,然后电话的另一端假装癫痫病犯了。如果被试者知道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跟他通电话的话,他会迅速报告。你一定猜到了,如果他以为有很多人一起通话的话,就可能缓报或不报。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常常要以别人为参照物来定位自己,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是否正确,所以这就导致了多人在场时反应会变慢。同时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会做,自己就不做了,或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所以也就没有人报警了。这就是从众和责任分散效应。  资料7  南昌街头一群农民工合力抬起交通肇事车,为抢救车下受伤女孩赢得宝贵时间,这是10月19日发生在赣鄱大地上的感人一幕。“他们的爱心义举不仅拯救了生命,感动了公众,更弘扬了社会道德与良知。”事情引起了全社会强烈反响,众多中央级媒体关注采访,各界人士议论纷纷。  同样是飞来横祸,同样是十几名路人经过,佛山的“见死不救”与南昌的“见义勇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众为佛山18路人的冷漠揪心、灰心时,幸好还能被“南昌精神”温暖着、感动着。  资料8  近日微博爆料称,一位“北大副校长”对学生说,“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要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种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暴网络。北大的“撑腰体”一出,多个版本的“撑腰体”也迅速出现并掀起一股网友造句风潮。  一些专家认为“撑腰体”实际上是“扶德体”。我们是要“扶起摔倒的道德”,道德有了社会力量的靠山,个体没有了行善风险,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类似的表达不单停留在网友的调侃上,而大有成为全民版本的趋势。成都一家公司就贴出通告,鼓励员工在老人跌倒后主动去扶,并承诺“扶出问题”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合肥一些律师表示愿意组团为扶人者提供免费法律支持。  资料9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已于近日揭幕,54人分别荣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自2007年以来的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全国累计有2.87亿人次参与评选投票,共推荐候选人11.28万名,其中900以上是普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学生和军人。主办部门通过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吸引群众参与,而且开通报纸、网络、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方便了群众的推荐、投票和监督,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同时也扩大了道德模范的影响力。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自从开通了新浪微博后,人气直线上升,排名已经进入前100名,“粉丝”达290万。  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采取了切实措施,对道德模范给予帮扶,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给予经济上的帮助。3年以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拿出415万元,直接帮扶了42名全国道德模范,还协调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就业、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各地以奖励、补贴、捐助等形式资助各级道德模范达3.3万人次,帮扶资金为1.19亿元,让道德模范享有崇高礼遇。  资料10  10月25日,广电总局正式发布“限娱令”,要求上星卫视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黄金档娱乐节目每周不得超过两档,各台必须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各省级卫视负责人表示,将遵从指示调整节目安排。  广东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以南方网为主要支持网站,链接各地级市区域网站,围绕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组织网络大讨论、网络大讲堂、网上评先进、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关注道德建设,参与道德建设。他们依托手机开辟学习平台,每天早晨为移动用户免费发送名言警句、经典广东、开心一刻,利用手机电视、彩铃、新闻早报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河北农业大学作为百年老校,始终把“青年兴则国兴,青年道德高尚则社会稳定发展”当作工作的目标。他们将继承太行山精神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用图书、影视、讲坛等形式,让太行山精神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  资料11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卫生部于2011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应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同时发布的指南还有《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预防室副主任说“遇到老人跌倒时,既能勇于伸出援手,又能科学救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跌倒造成的死亡和伤害。”  资料12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请谈谈对待“社会冷漠症”,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问答题 (一)  【给定资料】  资料1  退休职工满师傅是回民,家住北城。他每周都要去一次改建后的牛街,先是围着古老而年轻的清真寺漫步一遭,然后再到“牛街清真食品超市”采购。“那儿的牛羊肉都是按穆斯林规矩宰杀出来的。”满师傅赞不绝口。“牛肉炖着吃可以挑‘肋条’‘腰窝’,酱着吃有‘腱子’。切好片的‘肥牛儿’小包装,红里透白勾人馋虫;涮羊肉讲究‘三叉’‘黄瓜条’,那儿的货又多又新鲜”。牛街给满师傅家节假日三代人聚餐带来了方便和欢愉。  有千年历史的北京市南城牛街地区是北京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目前,这里仅回族居民就有1万多人。改建前,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低矮破旧的危房连街成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1平方米。1997年,牛街地区危改工程启动,这是北京市政府在全市最先实施的危改面积最大、拆迁户数最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危改小区。2004年两期工程胜利完成。  迁入新居的老住户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穆斯林们最满意的是新房里有了浴室,每天进寺礼拜前可在家中沐浴。改建后的牛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住宅楼无论高矮均采用穆斯林习用的黄色加绿边装饰。始建于公元996年的辽代千年古寺——牛街清真寺周围环境也焕然一新。寺院周围出现了万米绿地;原来门前8米宽的道路拓宽到40多米,门前那座历史悠久的“大影壁”,整修后巧妙地横亘在主辅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上,既保持了清真寺建筑布局的完整性,更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全长670多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商用房,经营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多家回民老字号餐馆和小吃店里的正宗清真菜肴、各种地道的牛街小吃令人怀旧,吸引着京城、外埠乃至海外的穆斯林食客。晚上处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牛街老住户白奶奶常说:“如今在咱牛街走走,跟上长安街差不多。”  牛街街道工委干部告诉采访记者,牛街不仅是“民生一条街”,也是“民族文化一条街”。通过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修缮了牛街礼拜寺,扩建了回民幼儿园、回民小学,改造了民族敬老院,设立回民殡葬处、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卫生站等服务场所,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日趋完善。牛街还是白猿通臂拳的诞生地,而今在小区里经常能看见白猿通臂拳第六代传人钟教练指导孩子们习武练拳的场景,因其具备“历史性”和“传承性”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白猿通臂拳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这也是让牛街人足以自豪的事儿。  资料2  某报报道了乡村放映员王其璋的事迹。他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用一台放映机、一张大银幕,为家乡61个村庄的农民送去欢声笑语,累计行程达25万余公里,放映电影近万场。  王其璋高中毕业时面临两个择业选择:当中学老师或者乡村电影放映员。从小爱看电影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那时候,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乡亲们看场电影就像过年一样,一个村庄放电影,附近村庄的群众也都会早早赶过来占座位,银幕两面的空地上围得满满当当,还有人爬到了房顶和树上。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在农村越来越普及,农村电影放映跌进了低谷。但为了心爱的电影,也为了那些喜欢看电影的乡亲们,王其璋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说起放电影,给老王印象最深的还是帮助村民学习农业科技的事。姜家庄村有100多亩果园,品种老化,坐果率低。村支书找到王其璋,请他去放点苹果管理的影片。接到委托后,老王精挑细选了《苹果树的修剪》《果树嫁接》等十几部科教影片为果农们放映,结果果园当年便获得了大丰收。到了秋天,王其璋再到这个村放电影的时候,果农们一下子把他围了起来,纷纷拿来大个儿的苹果让他吃。他们说:“老王,尝尝这苹果甜不甜?这里面可有你的功劳啊!”看到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笑容,王其璋有说不出的高兴。  和尚庄村有养猪的传统,但前几年村民不懂防疫,小猪长到五六十斤常常病死,损失很大。王其璋就找来20多部生猪养殖方面的影片,连续给村民们放了一星期,还自己掏钱买资料赠送,把兽医站的技术员请来讲课示范,帮助村民掌握养猪技术。现在,这个不到200户的村庄已经发展养殖户120多个,每户年收入4万多元。因为这事,王其璋在这个村里的威信很高,每次去,村民都拉着老王去参观他们的养殖场,争着请他吃饭。乡亲们都说:“老王可不光是电影放映员,他都成了我们的科技顾问了!”  资料3  某市文化管理部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与会者交流农村和社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心得,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几位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A(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我觉得鼓励他们把花在打牌、闲聊上的时间用在读书上很重要,也很有效。我到村里以后积极地提议和向上争取,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农家书屋”。我帮助购买图书,筹集资金添置设施,动员群众参加读书活动,有空还给他们上课,有时还请农业大学老师、农科院技术员来开讲座。现在,农家书屋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一大亮点,省市县领导多次来视察和调研。如今村民们有空就到书屋来看看书,读读报。打牌的少了,闲聊的少了,文化生活丰富多了。  B(大学生村官):我们村本来就有一个文化站,里面也有不少图书,但是利用率不高,钥匙别在村支书的腰里,哪个农民提出要看书什么的,村支书就去开门。没有人提,那个门就天天锁着。我去了以后,主动向村支书提出保管钥匙,将文化站重新布置了一下,办了墙报宣传栏,里面摆上茶水,添加了不少新书,制定了文化站管理制度。按时开放,按章管理。现在,我们那个文化站天天村民络绎不绝,有时候里面坐不下,有人捧着书坐到门外的空地上看。  C(社区工作者):社区街道文化站的建设是重要问题,也是难题。我们那文化站备有不少图书,但没有什么人来读。我做过调查,我们街道很多人平时没事,要么凑一桌人打麻将,打扑克,要么守在家里看电视,不愿与人交往。不过,我发现早晚在小区里散步、锻炼身体、跳舞的人倒不少。我就动了脑筋,在小区的路边,健身场地旁边,竖起很多宣传栏,里面内容定期更换,除了宣传国家大事,介绍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普及防火防盗,卫生常识,还用来传播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等,配上漫画和导读文字,人们散步和锻炼的时候顺便就可看到,慢慢引起了他们读书的兴趣,现在到文化站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问题】  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问答题 (九)  【给定资料】  资料1  L教授把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荒废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称为体制型缺水,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他指出,对于资源型缺水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大资源供给,兴修水利开发先进的节水设备等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而解决体制缺水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处理水资源供需矛盾,不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和分配上存在一定缺陷,现行的大而公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水的过度使用和浪费。L教授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市场方式,即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在这方面甘肃张掖的试验值得其他缺水的地方效仿。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具体的做法是鼓励农户自己或合作出资打机井,通过用水成本核算个体农户用水支付费用,充分发挥农民和合作组织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以农民的自主性来解决农田用水问题。以市场方式建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L教授说,大旱还在继续恶化和扩大,就长期而言,如果不能解决缺水的体制因素,不能在全国尤其缺水地区建立一套有效的水资源分配方式,进而形成一个节水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话,很难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  资料2  中国人民大学T教授认为,提高抗旱救灾能力最关键的是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低成本、低代价的粮食安全战略。种粮几乎没有什么效益。所以为粮食生产服务的“农水”也不可能让市场来解决,农水一涨价,农民觉得不合算,就干脆不浇灌了,如果有太多的农民不浇灌,国家粮食安全就成大问题了。因此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不宜进行市场化。  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资产,农田水利设施并不完全适合私人经营,计划方式仍然有效,政府管理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当前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的农田水利建设片面市场化的做法应该予以调整。近年来我国实行了许多市场化改革,但结果却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日趋涣散,市场化成了政府部门“甩包袱”的工具,如果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严重损害我国粮食安全。  T教授说:“农田水利建设的修建属于公共品建设,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政府应该唱主角。另外,一些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集体行动的,分田到户与过去相比的确难以组织起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可考虑当地农村的自身特点,对于合作传统良好的农村社区,可以直接引入用水户协会等合作模式,由政府加以适当补贴,帮助其自立发展;而对于分散严重,基本无法合作的村庄,则应该详细考察其分散状况,对症下药,帮助其解决村庄组织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恶性局面,建议国家或者省市部门拨出专门经费,让农民农闲时修建沟塘渠堰,实现‘贮水于民’”。  【问题】  给定资料1、2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你对此怎么评价?理由是什么?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字以内。

问答题 (二十六)  【给定资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  与我国相同,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问题】  “给定资料”提到: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要求:分析透彻,语言流畅,层次清楚,不超过400字。

问答题 (十五)  【给定资料】  某报2012年2月27日发表了一篇学者署名文章,内容概要如下:  放在“熊胆入药以治病救人”的前提下探讨“黑熊在被取胆汁的过程中是不是舒服”这样一个颇有点小资情调的话题,好像迂阔得很:全球人口每天吃掉的动物难以计数,无论饲养还是屠宰,人类难道问过动物舒不舒服?哪个动物不愿意活得自由自在且顺乎自然地“终其天年”?但人不吃肉行吗?“君子远庖厨”不过是说“吃的人不杀、杀的人不吃”而已。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主张赋予一切生命体包括动物以平等的“伦理权利”,就像人类人人平等一样。这一“动物的平等伦理权利”的设想立意是高尚的,胸襟是开阔的,情怀是利他的,但其基本理论依据始终是成问题的。这一理念建立在生态平衡的概念之上:每一物种都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有其地位,每一物种都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起着相互平衡的作用,而每个物种都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每一动物个体都有平等的伦理权利。  如此论证看似严谨,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伦理悖论”。因为在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中,某个特定物种所履行的生态功能恰恰是或者给其他物种做食物,或者以其他物种为食物,所以物种的伦理权利应该建立在该物种的个体牺牲自己的基础之上。个体的牺牲往往构成了物种生存以及繁衍下去的基本前提。  将物种与个体的这层关系放到生活场景中来认识,就是说动物的伦理权利只是物种层面的权利,而不是个体层面的权利,保护物种不等于保护该物种的每一个个体。相反,人吃鸡越多,鸡这一物种繁衍得就越多。同样道理,支持活熊取胆汁的人士提出:“对一部分黑熊抽取胆汁,可以避免猎杀更多的野生黑熊;自从有了活熊取胆汁技术之后,野外黑熊种群增加,数量增多,所以此举客观上保护了黑熊物种。”对此说法,倒也不能完全斥之为狡辩。  然而问题在于,站在环境伦理的立场上,即使动物个体“应该为种群作出牺牲”,也仍然享有自己的伦理权利。首先,在乱杀滥捕的情况下,个体的牺牲并不能换取种群的生存,此时,该物种中剩下的任一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生态意义上的伦理地位,否则,动物伦理就变成了对生态重要性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保护生态也便名存实亡了。其次,在动物为其生态功能,比如供人食用、制作裘皮或者入药治病而牺牲的时候,个体的伦理权利表现为不应遭受无谓甚或无度的痛苦。中国传统饮食中诸如“鱼炸熟了,嘴还在动”和“活吃猴脑”之类不顾动物痛苦的“菜肴”在国人中日渐式微,说明基本的动物伦理观念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国人,这是民族心智进步的表现。  【问题】  如何理解“给定资料”中“动物的平等伦理权利”的主张存在着“伦理悖论”?  要求:严密、完整、简明,不超过200字。

问答题 (二十七)  【给定资料】  食品安全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安全而出台的“校长陪餐”制度,能否让孩子们吃得更放心?  让学校负责人与学生一起吃饭,其初衷是用责任捆绑的方式,为营养餐多添一个安全阀。但问题在于,饭菜上桌了,才发现有问题,是不是为时已晚?再者,难道校长们吃下不干净的东西,孩子就要一块“吃黄连”?这种公共管理思维有时模式太单一。要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安全,说到底,不是要不要校长陪吃的问题,而是应该理清背后的利益博弈关系,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以切实的执行,把营养真正输送到迫切需要的孩子那里。  尽管“校长陪餐”存在一些质疑,但从解决问题的方面看,管理者熟悉营养餐的滋味总比没尝过好。这一制度的关键在于,“陪餐”要吃到实处,让制度的效力尽可能发挥出来。“陪餐”不是为了吃饭,重在激发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及时发现营养餐存在的问题。  针对校长陪餐的问题,微博网友发表了如下评论:  网友A:依赖“人”毕竟不如依赖“制度”更可靠,建立起一套监管责任体系更重要。网友B:校长陪餐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把好每一个环节。网友C:校长不可能每餐都陪,关键是不要让管理和操作者从学生营养餐中争利牟利。网友D:国家要求控制公务车,有的干部向企业长期“借车”用;要求采矿企业必须矿长下井带班,有企业把原来带班工长都称为“矿长”;要求在中小学安排警察维护治安,有学校就给保安配备警服。校长陪餐,会不会再次掉进执行走样的陷阱中?  【问题】  “给定资料”给出了一些网友对于“校长陪餐”制度的观点,你认为“校长陪餐”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200字。

问答题 (六)  【给定资料】  2012年春节期间,不到70万人口的三亚市接待了近50万游客。近年来,三亚市游客增长量保持着两位数,机动车总量更是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蜂拥而至的游客对机场、酒店、餐饮、出租车、旅游景点都构成了巨大压力。  针对春节期间三亚市暴露出的海鲜排档欺客、宰客等违法经营行为,海南省人大代表认为,这与三亚市整体旅游从业人员、商家经营者诚信水平较低有很大关系。海南省人大代表王宏建说,许多旅游从业人员、经营者总把黄金周当成“捞一把”的机会,海鲜店变本加厉抬高价格就不足为奇了。部分人大代表认为,三亚旅游市场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游客过多,而基础设施偏差,城市建设的功能有待完善。  海南省人大代表、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说,三亚旅游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反映出:建设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三亚旅游市场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够高,与国内旅游市场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诚信经营是海南旅游有序发展的生命线。宰客现象久治不除,内在原因在于整个旅游从业人员和商家的诚信水平有待提高。”海南省人大代表、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说,政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解决旅游市场中的乱象。  陆志远表示,对存在欺客宰客、敲诈勒索等突出问题的海鲜排档要坚决实行“一次性死亡”,这是海南旅游管理的一贯态度。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对海南省人大代表、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所说的“一次性死亡”加以解释。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最新资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