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 题王微信公众号

    题王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题王网”真题密题、最新资讯、考试攻略、轻松拿下考试

学历语言类 | 公共科

真题模拟

2024国学经典选读真题模拟04-09

发布时间: 2024-04-09 05:02:20 发布人:
2024国学经典选读真题模拟04-09

1、“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单选题)

A. 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所用来说的,是“名”。所说及的,是“实”。“名”与“实”相匹配,即是“合”。立志于践行,即是“为”。

B. 三种知识来源中, 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 “传闻”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C. 用武力使人信服的人,别人不一定心服,是因为他打不过人缘故;用道德感化使人信服的人,别人内心服了嘴上也不服。

D. 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①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全面的两种。②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③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

试题答案:A

2、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单选题)

A. 信仰

B. 天子

C. 圣人之言

D. 父母之命

试题答案:C

3、“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单选题)

A. 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B. 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C. “父父,子子”意思是: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D. “正家而天下正矣”: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试题答案:B

4、“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多选题)

A. 此句中的“子庶民”:是以平民为子。

B.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C. 此句是说: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准则:修养自我;尊重有才能的仁;敬爱自己的亲人;敬重大臣;体谅群臣;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孩子;吸收、招纳各种技艺的人才;优待远方而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D. 此句中的“体”:指体恤,体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试题答案:A,C,D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多选题)

A. 此句大意是:三个人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跟着善良的老师,不选择不善良的老师。

B. 此句出于《庄子》。

C. 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D. 此句是孔子名言。

试题答案:C,D